陈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
202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老年人口规模和占比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占总人口的22.0%,较2023年增加1334万人、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升至22.8%,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我国老龄事业持续全面推进,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顶层设计实现新优化。2024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不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和战略布局,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和政策整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重点部署,提出完善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社会参与等多项战略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系统性提出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强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推动事业与产业互促共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为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健康等基本保障制度。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政策支持重心进一步向基层、农村和特殊群体倾斜,促进服务资源下沉与能力提升。
二是服务保障迈上新台阶。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协同贯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更加成熟。城乡覆盖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65.7%;农村养老服务首次实现全国性系统部署,中央和地方持续加大投资,推动家庭养老床位、上门服务、社区照护等多元供给,城乡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显著增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全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人次达1.41亿,医养结合机构超过8400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超过8.5万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安宁疗护等服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民生保障与关爱服务扩面提质,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序发展。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等政策惠及4949.4万老年人,特殊困难和失能老年人兜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数字化与智能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数据汇聚与资源精准对接,服务效率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老年友好社会开创新局面。老年友好社会是“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重要载体。2024年,多种举措的实施为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打开了提质增效的崭新局面。老年人社会参与在志愿服务、老年教育与文体活动领域得到充分展现,例如新时代“银龄行动”启动,不仅拓展了“老有所为”途径,也为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注入新动能。此外,老年友好社会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均得到实质性改善,既夯实了“老有所养”的物质基础,又丰富了“老有所乐”的精神内涵,为老年人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全方位支撑。一方面,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得到优化,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全面推进。全年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1.45万个,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自主活动能力。另一方面,数字适老化建设成效显著,养老孝老敬老良好氛围持续优化。中央网信办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2024 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建设数字无障碍环境、提供普惠包容的公益服务,加快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在实践中,电子社保卡推出“亲情服务”和“长辈版”功能,当年累计服务人次超过2.9 亿。为营造老年友好氛围,以全国“敬老月”活动为依托,多元、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相继开展。同时,通过宣传引导老年人提高安全意识、严厉打击涉老领域违法犯罪等方式,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涉老年人诈骗、盗窃、抢夺案件20.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6万余人。
四是银发经济实现新突破。发展银发经济是顺应人口结构变化、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必然要求,既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核心抓手,也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路径。2024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主体建设同步推进,从事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注册7.76万家。老年用品产业伴随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而得到规范化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对重点人群的投入,全年共有92万残疾老年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适老化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210个试点地区建成便民生活圈5188个,覆盖商业网点137.1万个,服务居民1.18亿人。银发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各项指南与规范的出台促进了银发消费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商业养老金融领域,养老金规模突破8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专项意见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切实增强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整体上,市场规模扩大和主体培育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年用品升级满足多元化需求,适老化场景创新拓展消费空间,商业养老金融完善保障体系,消费环境优化提升市场活力,共同推动形成供需互促的银发经济新格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全面提质,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取得系统性突破,特别是在银发经济领域实现里程碑式发展。不仅夯实了老有所养的民生保障根基,也激活了银发经济的产业创新活力,初步构建起事业与产业互促共融的发展新格局。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在扩大养老服务普惠供给的同时培育高质量银发产业链,推动形成更多“养老事业保障民生、银发经济赋能发展”的实践成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