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繁体版 | 无障碍版

珠纵后代开展“中山战地行”缅怀先烈活动

信息来源:沙溪发布发布日期:2025-07-09 点击量:245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中山战地行”缅怀活动在中山市举行,由抗战历史的见证者、珠江纵队老战士后代和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等70多人组成的参观队伍齐聚沙溪镇申明亭村,共同追寻抗战足迹,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活动当日,原珠纵政委、中共珠江特别委员会书记梁嘉之子梁适然与孙女梁燕,原珠纵一支队政委梁奇达之子梁凯明,副支队长罗章友之女罗南燕,政治处主任杨子江之女杨苗丽,原珠纵二支队支队长郑少康之子郑以民,政治处主任黄友涯之女黄珊建等珠纵后代,携手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成员,参观沙溪镇申明亭革命史迹馆,认真听取沙溪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讲解。


作为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庄,沙溪镇申明亭村是中山抗日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基地,孕育了杨子江、杨奇等一批批革命英雄和爱国名人。在展馆内,不少老战士后代当起了讲解员,借助馆内照片资料、往来信件、历史文献和生动还原的历史场景,深情讲述父辈的战斗故事。



“我们虽然在外地生活,但也会常常回到这里,重温历史、缅怀前辈。”梁凯明表示,珠江纵队作为抗战时期活跃在珠三角地区的重要武装力量,其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随后,珠江纵队老战士、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青年游击训练班(代号“纽约桥”)第三期学员郑倩文也来到活动现场,与参与者分享往昔峥嵘岁月。96岁的郑倩文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忆道,当年以澳门青年、华侨青年双重身份参加培训班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不做亡国奴,不让日本打进来。”尽管当时环境恶劣、危险重重,但年轻的他们无所畏惧。据悉,“纽约桥”培训班先后开办三期,共50多名港、澳、华侨青年到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接受训练。


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的30多名成员一路紧随走访队伍,在革命遗址前驻足凝视,在历史展品前仔细端详,不时与珠江纵队后代交流互动,深入探寻那段跨越粤港澳的抗战记忆。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澳门青年、民众主动参与到抗战中来,他们以热血书写历史,用行动诠释爱国精神。”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李沛霖表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结果,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粤港澳三地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历史见证。


活动参与者还走访了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左步村人文历史展馆、五桂山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多处革命遗址。此次“中山战地行”活动,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深切纪念,更是一堂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珠纵后代与澳门同胞共同追溯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